当前位置:首页 > 半导体行业 > 半导体行业人物志 > 正文内容

张汝京:压不垮的芯片企业家 三起三落70岁再次创业 (转)

本文转自集微网

【本期人物】张汝京,1948年出生于南京,第二年随父母到台湾。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士,纽约州立大学工程科学硕士,南卫理公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。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20年,期间在美国、日本、意大利等地创建并参与管理过10个半导体工厂。从TI退休后,曾任台湾世大半导体总经理。2000年,募集14亿美元创办中芯国际,向世界芯片制造第一梯队冲刺。随后,在国内投资4家LED企业。2014年创办新昇半导体,为大陆半导体产业弥补了硅材料的短板。2018年,70岁的他再次创业,融资150亿元在青岛创办芯恩半导体。

微信图片_20190625191152.jpg

图示:在青岛芯恩办公室的张汝京 拍摄/慕容素娟


,创办了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制造企业——中芯国际,开创了中国半导体企业市场化道路,并突破美国技术封锁,将中国大陆半导体技术与国外近3代的差距缩短至1代甚至小于1代;他率领着中芯国际的海内外人才,力争在祖国大陆创办一家世界级的晶圆制造大厂,并誓言要把大陆的半导体产业做起来。自此,中国半导体业迎来了辉煌发展的时刻。


除了为祖国大陆芯片制造技术实现突破之外,他还为大陆半导体产业培养了诸多人才,现在大陆半导体领域诸多企业的CEO、CTO、COO等高管,都来自于中芯国际。而一些基层员工,在他的公司得到了免费上大学、读研究生甚至博士的机会,用员工的话说“一生的命运得到了改变”……


然而,感到严重威胁的竞争对手通过商业诉讼来遏制中芯国际的发展,最终中芯国际败诉;加上为了长远发展的坚持投入导致与投资方收益求快的冲突,最终所有的责任和结果,由他一个人承担,他“被迫退出”自己亲手创办的中芯国际。此后,种种后续的人事变动导致中芯国际的发展气势减弱,中国芯片制造赶超国际一流的梦想,也就放慢了!


在业界替他惋惜的时候,2014年,他在上海再次创办新昇半导体,开启300毫米大硅片(12英寸硅片)研发及量产的新征程,此举为大陆半导体产业弥补了硅材料这一重要短板。然而,3年后他却离开了新昇半导体,继续他的另一个梦想,在中国成立先进的IDM公司。


2018年,70岁的他再次启程,总投资150亿元在青岛成立芯恩半导体,建立一种CIDM(Commune IDM)模式,即共有共享式的IDM。


他,就是张汝京。


在半导体领域,张汝京是一位备受“争议”的人物:有人称他为中国半导体之父,因为他曾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半导体业内已退休的和仍在产业拼搏的同仁,仍对他钦佩不已;然而,也有人觉得他不适于这个称谓,因为他没能继续带领中芯国际向前走下去。而他自己认为早期的启蒙前辈们才适合“中国半导体之父”的称谓。在有些媒体的报道中,还给他贴上“理想者”的标签:世大半导体时,他支持与台积电的合并,但是台积电当时并没有在大陆设厂的计划,他选择离开台积系统,带队到大陆制造中国芯;一手创办中芯国际,被迫出局后,又创办了新昇半导体,而量产成功后他又转交给别人,只保留董事席位后离开。


在此,大家不免产生很多疑问:一次被排挤,两次转场,他有能力创办上百亿元规模的企业,难道真的没有能力守成?前面几次创业,究竟遇到了什么情况?古稀之年,为何还要坚持创业?在大陆出生,在台湾成长,在美国学习和工作,回到大陆3次创业,张汝京的心中,藏着怎样一颗炽热的中国“芯”?


带着诸多疑问,作者前往张汝京第三次创业的根据地青岛,与他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,来为大家还原一位立体、传奇的张汝京。


(上)酝酿——创办中芯国际之前


张汝京因创办中芯国际而被中国半导体业广为知晓,而创办中芯国际之前,他在美国求学、工作,为何一心想要回到大陆?什么机缘促使他到大陆创业?创办中芯国际时面临哪些困难?香港、北京、上海,三个备选地,中芯国际的选址为何最终定在上海?……


这些背后的故事,鲜为人知。


1、美国求学阶段  

多位恩师指点


★  四五十年前的事情或人名,依然记得十分清晰


★  上世纪70年代的硕士毕业论文等,一直带在身边


★  有幸得到犹太人导师和伯克利校长的指点


张汝京,大学就读于台湾大学。毕业后,按制度要求当了2年的义务预备军官。当兵一结束,张汝京就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读工程科学系硕士,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系,比较接近电机系、机械系、化工系。这个跨学科的专业,为张汝京今后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发展打下了学术基础。


在美国读硕士期间,张汝京的指导教授是一名犹太人,采访时他非常清晰地拼出老师的名字David.M.Benenson博士。张汝京回想道:“这位导师比较照顾我,由于我不是美国公民,导师专门为我申请专项奖学金,还帮申请当研究助理,这样可以有较多的薪酬。”读书时,一个月奖学金和当助理的报酬加起来有250美元,对于张汝京而言,已是十分丰厚。


作为助理,张汝京帮助导师做各种各样的试验和分析,由于他们所做的试验比较大,学校要求晚上9点钟才能开始使用电脑,以至于张汝京经常做实验做到半夜2点钟。


通过做这些实验,也使张汝京认识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先生。当张汝京头天晚上做完实验第二天来校后,有时会发现有些分析结果搞不通,实验很复杂,有些地方导师也不太熟悉,就让他给当时还是加州大学教授的田长霖博士打电话。在这个过程中,田长霖博士给张汝京提供了很多学业上的帮助,指出一些方向,张汝京一直感恩于怀。


几年刻苦研读下来,张汝京的学术研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。


等到硕士课程修完、论文写得差不多之后,导师给张汝京说:“现在不用管硕士论文了,你就准备接下来读博士吧。”


但当时,张汝京一心想参加工作,去工业界试试手。导师希望张汝京能把博士读完,所以有些不乐意和不舍得。张汝京告诉导师:“将来再回来读博士。”导师的言语中透着诸多的不舍:“工作后回来再读博士就非常难了……”


采访期间,张汝京还把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拿出来让笔者看。论文是1973年写的,算起来至今有46年。46年间,张汝京先后从美国到台湾、上海、青岛,论文始终伴随在身边,伴着他走过和见证了多少重大和珍贵的足迹。此外,还有母亲的自传等相关书籍,张汝京也一直带在身边。


2、从工厂做起 

多方面得到历练


★  进入工厂带工人,了解如何设计和优化


★  给工人上课 ,听课工人从15名增加到四五十名


★  承蒙多位恩师指点,从想法转化成现实的能力大幅提升


1974年硕士毕业后,一心想到工业界去锻炼的张汝京去了一家做染料的化工企业。这里的染料是天然的染料,粘到手上洗不掉。张汝京所在的公司有1000多人,他是唯一的亚洲人,大家对他像宝一样。


公司有个规定,每一个工程师都要从工厂做起,当工头,带着工人去做,这样才知道怎么设计,如何优化。张汝京进入公司2个星期后,老板就安排他带领15个美国工人。从基层做起,深入一线,了解工厂,了解工人,对张汝京的职业来说,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石。


不过,怎么带是一个挑战。张汝京还记得,当时工厂里每周四下班前给工人发薪水,发之前要求每个工头给自己组的工人上1个小时的安全培训课。


有的老工头动手能力非常强,但是缺少理论基础,不知道怎么给工人教课。而张汝京给自己的工人讲授时,用一张大纸列出要点画出来,非常形象直观,工人很容易理解。其他几个老工头看了之后,就让张汝京帮助带他们的工人。这样,张汝京最早从给15名工人上课,到后来给四五十名工人上课。


为此,这些老工头非常感谢张汝京,当

剩余70%内容付费后可查看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