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半导体行业 > 半导体技术资料 > 正文内容

笔记:半导体行业FDC(故障检测与分类系统)

以下重点针对半导体行业FDC(故障检测与分类系统)进行详细介绍:


? 一、FDC的核心功能与重要性

  1. 基本定义
    FDC(Fault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,故障检测与分类)是半导体工程智能(Engineering Intelligence, EI)的核心系统之一,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设备的工艺参数(如温度、压力、气体流量等),自动识别异常并分类故障原因,确保制程稳定性和产品良率

  2. 核心作用

    • 实时监控:24小时不间断采集设备数据,覆盖扩散、光刻、刻蚀等上千道工序,避免微小偏差累积导致批量报废

    • 快速干预:发现异常时即时报警,指导工程师调整参数或停机检修,减少缺陷晶圆产生。

    • 良率保障:据案例数据,未部署FDC的产线可能因膜厚偏差等问题导致整批晶圆报废,而FDC能通过实时修正将损失降至最低


⚠️ 二、传统FDC系统的挑战

  • 误报/漏报率高:固定阈值设定易受环境干扰,过度敏感导致虚假警报(日均数百条中仅2-3条有效),阈值过宽则遗漏潜在故障

  • 建模效率低:换产线或调整工艺需重新建模调参,耗时1-2周,影响产能爬坡

  • 数据分析复杂:工程师需手动导出数据生成报告,耗时长达30分钟/次,且依赖个人经验判断


? 三、新一代FDC的技术演进(以智现未来FabSyn FDC为例)

  1. AI大模型赋能

    • 智能参数推荐:自动识别关键工艺区间,推荐最优监控模型与规格算法,建模时间从1-2周缩短至1天

    • 自适应建模:根据设备状态动态调整阈值,减少误报率。

    • 智能助手(灵犀大模型):支持自然语言查询,1分钟内生成RUN货报告(传统需30分钟),并整合知识库提供处置建议

  2. 全流程覆盖能力
    与eR2R(实时过程控制)、eRMS(配方管理)等模块协同,形成“监测-分析-预测-自适应”闭环。例如:

    • 成膜工艺中膜厚异常时,eR2R即时调整前/后道工序参数,避免连锁报废

    • 支持单变量/多变量分析、SPC(统计过程控制)及OCAP(异常处理流程)管理


? 四、应用成效与行业地位

应用领域典型案例/数据关键技术效益
液晶面板市占率超90%,覆盖京东方、华星光电等所有头部厂商提升设备利用率(OEE),降低虚警干扰
12吋晶圆厂本土唯一量产上线系统,国内8家12吋厂中5家采用(如华虹宏力、中芯绍兴)缩短新产品导入时间,良率提升>5%
硅片制造中国TOP 8硅片厂中5家部署(如中环、新昇)产能利用率优化,成本降低10%+

? 五、总结

FDC是半导体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“安全网”,其发展路径已从基础统计模型转向AI驱动的智能化系统:
✅ 技术趋势:大语言模型(如智现未来“灵犀”)实现自然语言交互与决策辅助,推动工程效率跃升
✅ 国产化突破:智现未来依托BISTel超20年经验本土化,跻身全球工程智能第一梯队(与AMAT、PDF Solutions并列),填补国内高端EI空白

如需进一步探究SEMI E133标准,建议访问SEMI国际官网或联系国内SEMI分会获取权威文档。


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
《笔记:半导体行业FDC(故障检测与分类系统)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导出文档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